光明日报 -凯发地址平台

9载金秀帮扶路,跨越3000公里的深情牵手
光明日报客户端 张士英

“哈工大支教老师们耐心地指导,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让复杂的科技知识更容易理解。让我们看到了外面的世界,迫不及待地想亲手创造出改变家乡的产品。”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民族高中学生朱思妍说。

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的山川间,流淌着一股温暖而坚定的力量。自2016年起,这股力量跨越千山万水,从北国冰城哈尔滨工业大学涓涓汇入瑶山深处,编织出一段关于教育帮扶的深情篇章。

2016年,哈尔滨工业大学与广西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签订定点帮扶协议,先后选派10名帮扶干部、8批106名研究生支教队员长期在金秀开展帮扶工作。

(哈工·乐聚人工智能机器人实验室)

走进金秀瑶族自治县民族高中,哈工·乐聚人工智能机器人实验室和破空航模社成了学生们最向往的地方。在这里,曾经只能出现在课本中的机器人和航模,如今成了学生们亲手操作、探索科学的工具。实验室和航模社每周都会有科技创新课程,从基础的机器人编程、机器小车操控,到复杂的积木机器人设计、航模制作与飞行,每一项课程都旨在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,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。

这是一场9年的支教接力。9年来,哈工大坚持“智志双扶”,累计选派106名支教教师,较大地缓解了金秀初高中师资紧缺的难题,他们不仅承担教学任务,还积极开展科普、文体、心理辅导等活动,帮助学生全面发展。

(哈工大支教队员带领当地孩子开展知识竞猜活动)

此外,学校调动校友资源为金秀瑶族自治县民族高中捐赠60余万元仪器设备,建成哈工·乐聚人工智能机器人教室,让瑶山学子第一次接触机器人。两名学生在第十七届“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(noc)”决赛中斩获高中组二等奖。

新学期伊始,哈工大附属中学(高中部)又迎来了参与“圆梦计划”的10名金秀瑶族自治县民族高中优秀学子。他们走进哈工大博物馆、航天馆,感受哈工大的深厚底蕴,近距离接触国之重器。

“在参观中详细了解了哈工大的办学历史、发展成就和持续助力航天强国等情况,让我备受鼓舞、更加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。来到哈工大附中快一个月了,感受到了学校对我们满满的关爱,老师教授的知识拓宽了我的视野,学习更有动力了。”“圆梦计划”学子、哈工大附属中学高一19班廖佳芸说。

(“圆梦计划”学子走进哈工大博物馆)

作为教育帮扶的另一项重要举措,“圆梦计划”自2018年起实施,每年选派10名优秀学子到哈工大附属中学(高中部)学习,帮助他们开阔视野,提高学习成绩。在2023年高考中,参与“圆梦计划”的7名金秀学子超过本科线,其中3人超过本科一批次分数线,创造了金秀瑶族自治县民族高中近年来的佳绩。

组织金秀瑶族自治县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活动,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;投入资金建设标准化足球场、风雨操场,改善教学设施……

一项项帮扶举措行之有效,自2017年以来,金秀瑶族自治县民族高中升学率逐年上升,2024年214人超过本科二批次分数线,创造2008年以来历史最好成绩。陶行良、赵进涛先后于2019年、2022年考入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,成为金秀民族高中10年来仅有的两名考入“双一流”高校的学生,让大瑶山的孩子们有了更广阔的追梦舞台。

(标准化足球场)

在帮扶工作中,文化交流更是加固了两地友谊的桥梁。前不久,在“瑶山华彩·美育同行”金秀瑶族非遗走进哈工大主题展上,展出了瑶族黄泥鼓、石牌、织绣技艺、瑶族服饰、瑶族蒙虢舞等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,让师生和公众深刻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。

“小砂糖橘”来哈尔滨研学,哈工大思政实践团跨越3000公里“牵手”金秀进行支教活动,哈工大师生参观了金秀瑶族博物馆、龙华红色革命纪念馆和大瑶山自然博物馆等地,在讲解中走近瑶族的历史,了解当地自然生态环境,体会瑶山人民的伟大斗争精神。这些文化交流活动不仅增进了两地人民之间的情感认同,也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。

金秀瑶族自治县文广旅局副局长梁春玉说:“哈尔滨文旅火爆出圈,我带队广西‘小砂糖橘’来哈尔滨研学,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合作,共同探索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模式、新路径。”

时光,见证了哈工大与金秀瑶族自治县之间的不解情缘和深厚友谊。回望来路,九载帮扶情深似海。2019年4月,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,同意金秀瑶族自治县脱贫摘帽。

哈工大累计直接投入折合人民币近5000万元(其中直接支持帮扶资金3286万元),累计引进帮扶资金(无偿)2827万元,培训党政干部、技术人员、致富带头人等13000余人次,直接购买农产品400余万元,帮助销售农产品4000余万元。帮扶干部先后荣获“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”“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脱贫攻坚优秀个人”等荣誉称号。

(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士英 通讯员梁英爽)

责任编辑: 周艺珣
网站地图